1)保持种鹅生产场地的清洁卫生,至少每天应清理清远种鹅养殖场1次。2)放牧和舍饲投喂时,应在早晨和傍晚鹅采食积极性较好时进行。投喂时应有足够的槽位,使鹅采食均匀。3)雏鹅防寒保暖时应兼顾通风换气,并在14~21日龄左右教其洗浴。4)后备鹅限饲期体质相对较差,应注意加强管理,防止中暑、雨淋等应激。5)种鹅配种时多在早晨和傍晚于水中进行,因此应为其提供有利时机和良好的环境条件。注意公鹅的配种能力,发现个别下降时及时采取措施或更换。6)为保证种蛋受精率和减少污染,应勤捡蛋,捡蛋次数4~5次/日。
1、雏鹅的特点:清远种鹅养殖生长发育快,消化道容积小,消化能力不强,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,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,抗病能力差。2、育雏室卫生管理:在进雏鹅的3-5天,大棚种鹅养殖要对鹅舍要进行消毒,饲料盆、饮水器等用具先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干净,垫草应在阳光下暴晒1-2天,装置供暖设备,进雏前1天试温并给温,以保证达到所需温度。3、育雏室保温防湿:(1)、1-5日龄温度应选在26°-28°,湿度应选在60°-65°。(2)、6-10日龄温度应选在24°-26°,湿度应选在65°左右。(3)、11-15日龄温度应选在22°-24°,湿度应选在65°-70°。(4)、16-20日龄温度应选在20°-22°,湿度应选在70°左右。4、密度与分群:(1)、饲养密度 : 1-5日龄20-25只,6-10日龄15-20只,11-15日龄10-15只,16-20日龄8-10只,21日龄以后4只。(2)、分群:养鹅场需根据雏鹅的大小、强弱进行分群饲养,对弱群要加强饲养管理,提高整齐度。3周龄以后可并群饲养。
如果不是肉鹅出售,下面的生长期就是繁殖阶段。种鹅养殖公司为了提高受精率,除了保持营养供应外,还要对清远种鹅养殖进行分组饲养,提高受精率。产蛋期的母鹅以舍饲为主、放牧为辅,不要对其进行驱赶和惊吓,以免受惊造成种蛋破裂,或者引发疾病,想快速改善鸡产蛋率低,开产腹泻引起的疾病甚至死亡就使用达龙浩生源,治疗开产腹泻,降低死淘率,长期使用提高免疫力、减少疾病发生、降低料比、明显提高产蛋率、延长产蛋高峰,为我们用低的成本获得高收益。
1、重建鹅屋。与传统的鹅舍相比,用于淡季繁殖的种鹅养殖公司需要完全避开光线。通常,屋顶用毛毡复盖,树皮复盖:房子的墙壁是空的,在1米以下放置通风窗帘,或者每隔5米形成0.5米的实心墙壁,固定卷帘:底部30厘米用于做通风通风口,向内外延伸,水泥盖每18平方米的房子使用一个40瓦的灯泡高度2米,灯泡外面用灯罩,并经常擦灯泡,以保持清洁,并确保照明效果。 2、鹅的饲养和管理。 2岁及以上的清远种鹅养殖,养鹅的诀窍从1月开始就进行长光照处理,除了保证白天的正常光照外,早晚要通过开灯,关灯来延长鹅的光照时间,使鹅在8周内每天能保持19至20小时的光照。对于一个产蛋季节的鹅,我们应该限制长光照饲料。
7.不分先后,随意开水与开食:农户养雏鹅,有的先开食而后开水(初次饮水),有时雏鹅不能及时饮到水而发生脱水。开食过晚,雏鹅饥饿而过食大量饲料,引起消化不良、糊肛、下痢等疾病。8.为保温加大密度不通风:在育雏期,养鹅户为了保温,降低饲养成本,饲养密度大,减少通风或干脆不通风,结果造成舍内空气污浊,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,冬季会诱发上呼吸道疾病,夏季通风不良,则易引起中暑。9.大棚种鹅养殖环境卫生差,消毒不重要:在农村,一些种鹅养殖公司不注意环境卫生,育雏舍与生活区非常近。饲槽、饮水槽、工具(水桶、盆等)不是固定使用,也很少刷洗与消毒,这样容易交叉感染。
1、开食:当雏鹅听到响声即站起来,头颈伸长、开始啄食,即可开食(一般在雏鹅出壳后20-25小时内)。清远种鹅养殖开食时先给饮水,首次饮水用0.1%高锰酸钾溶液以促排胎粪,饮水后及时用新鲜米饭经清水浸泡后除去粘性,撒到干净草席或塑料布上让鹅自食,用切细的鲜嫩菜叶放在手中诱食,开食当天每隔2小时左右喂一次,种鹅养殖公司提醒每次只喂八九成饱。2、饲喂:自开食第2天起至10日龄可用新鲜米饭和切碎黑麦草,菜叶拌和饲喂,每日6-9次(其中夜间2次);11-20日龄,以补料为主,放牧采食为辅,精青比例1:4-8,日喂5-6次(其中夜间2次),21日龄以后以放牧为主,补实为辅,日喂4次,夜间2次。
联系人:林生
电话:136-0299-5826
地址: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